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包被膜的集落挖掘法方法,探讨其在抗人肝癌噬菌体抗体库筛选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吸附-洗脱-扩增"将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亲和富集1至4轮,再用集落挖掘法和随机挑取法检测每轮库菌克隆,筛选出能与肝癌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计算阳性克隆比例(即阳性克隆出现频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经1至4轮亲和富集后,集落挖掘法检出阳性克隆的频率分别为:0.3%、5.1%、11.5%、69.7%,而随机挑取法检出的频率分别为:0%、4.2%、8.3%、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检出的阳性率一致,但前者一次检测的克隆量大、检出阳性克隆的绝对数多. 结论: 集落挖掘法是一种高效、简便、快速的筛选方法.
推荐文章
人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IL-4抗体的初步筛选
淋巴细胞
细菌噬菌体
遗传工程
免疫球蛋白Fab片段
白细胞介素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抗体库
噬菌体
小鼠抗人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抗体库
噬菌体展示
单链Fv抗体
T淋巴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落挖掘法在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集落挖掘法 肝肿瘤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6-12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3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5.06.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筱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23 114 6.0 10.0
2 杨冬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08 432 10.0 15.0
3 汤绍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64 444 9.0 14.0
4 周旻 7 26 3.0 5.0
5 黄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9 135 7.0 9.0
6 李康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集落挖掘法
肝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