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一起群体食源性疾病的病因.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GB/T4789),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2-1997),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及处理原则(GB16002-1995),病原性大肠艾希菌、变形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食源性疾病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9.13.80.81.82-1996);对病人肛拭子和血清、可疑食品、公共用具等检材进行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中毒的原因.结果:患者有共同进食某超市面包房生产销售的食品,发病潜伏期为10~37 h,平均16 h,均以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实验室从大肉松包、咸方包中检出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10份患者恢复期O抗体、H抗体凝集效价均呈4倍以上增长.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此次食源性疾病由肠炎沙门菌污染面包所致.
推荐文章
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
食源性疾病
暴发
肠炎沙门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溯源中的应用
肠炎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分子分型
食源性疾病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
食源性疾病
鼠伤寒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食品污染
食源性疾病
媒介食品
优势血清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病因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感染性疾病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1-7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3
字数 2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507.2005.0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衡川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检教研室 132 945 15.0 22.0
2 张健 7 3 1.0 1.0
3 邓志爱 17 26 3.0 5.0
4 李孝权 9 4 1.0 2.0
5 莫自耀 4 17 3.0 4.0
6 李钏华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炎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病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