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机械加工制造的微悬臂梁/探针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作为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关键核心组件,微悬臂/探针结构在许多领域如表面特性研究和微加工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尤其在生物、化学、和危险物品的检测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除了尺度测量外,当人们对表面力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需要更准确和绝对的数值时,需要对微悬臂的弹性系数进行准确的标定,弹性系数的测量精度影响测量力学量的最终结果.本文对目前发展起来的几种标定方法,如参考悬臂梁的标定方法、悬臂梁的共振法和悬臂梁的热噪声振动法,从原理上和试验上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相应测试方法和影响测试精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评述.
推荐文章
AFM微悬臂梁探针弹性常数各种标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微悬臂梁
原子力显微镜
法向弹性常数
标定
改进型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系统
微悬臂梁
法向
横向
弹性常数
标定
全SU8微悬臂梁的制备及其弹性系数表征
SU8
微悬臂梁
AFM
弹性系数
原子力显微镜中微悬臂梁/探针横向力的标定
微悬臂梁
横向力
标定
原子力显微镜
微机电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悬臂梁法向弹性系数的标定方法与分析
来源期刊 测试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悬臂梁/探针 标定 原子力显微镜 微机电系统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与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742
字数 5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49.200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昕欣 15 139 7.0 11.0
2 王跃林 13 138 6.0 11.0
3 鲍海飞 4 4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悬臂梁/探针
标定
原子力显微镜
微机电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试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1-7449
14-1301/TP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22-1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