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讨论了高速列车所处的动态环境.指出高速列车与普通列车的根本不同在于列车所处的动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机械、电气作用为主,变为以气动作用为主.正是由于这一巨大变化,才产生了一系列高速列车技术的特点.例如,由于需要特大牵引功率来克服地表稠密大气所产生的阻力,高速列车必须放弃机车牵引,采用动车组模式;对高速列车必须进行"噪声设计",才能分别按环保要求决定高速通道不同区段的最高限制速度.本文根据上述观点得出一些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关于地面高速交通的结论.比如:指出磁浮列车只有在低速下运行,才能凸显其低噪声的优点,高速度并不是它的特长.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地面开敞式高速交通,最高速度不宜高于400 km/h,超过这一限速必须采用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推荐文章
引进的高速列车座椅的结构及技术特点
高速列车
座椅
结构
技术引进
高速列车焊接作业厂房环境治理技术
焊接
污染物
整体厂房分层送风
舒适性
圆柱形置换送风口
高速列车联轴节结构特点及其常见故障
高速列车
联轴节
结构特点
运用维护
我国高速列车焊接技术及其新发展
机车车辆
焊接结构
焊接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列车的动态环境及其技术的根本特点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面高速交通 稠密大气层 高速列车动态环境 气动噪声 会车气压波 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71.91
字数 2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8360.200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志云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792 10.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256)
二级引证文献  (519)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3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7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4(4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5(7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6(5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7(8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8(9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9)
2019(94)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20(4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面高速交通
稠密大气层
高速列车动态环境
气动噪声
会车气压波
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