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创作起起落落,各种诗歌命名层出不穷,不同诗歌主张、不同派别的诗歌群体纷至沓来。90年代的网络诗歌创作又给诗坛注入强心剂,诗歌的作者与读者队伍空前庞大,我们为诗歌的春天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思考,在表面的繁荣中,众多的诗作经过时间的淘洗,有多少能流传下来?诗人们如何能保证自己的诗作不是彩色的肥皂泡,而具有持久的经典魅力?章培恒在《中国文学史》的导论中说“我们可以给文学成就确定一个与其定义相应的标准,那就是作品感动读者的程度。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也就是说,作品感动的程度越高,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越大。
推荐文章
流苏独蒜兰与大花独蒜兰的分类关系
独蒜兰属
形态特征
D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分类关系
诗歌的创作特色与形象塑造
诗歌
创作特色
形象塑造
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
超越
空白
象外
意味
意境
虚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歌的共鸣与独鸣
来源期刊 阅读与鉴赏:教研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歌创作 《中国文学史》 共鸣 读者队伍 文学成就 80年代 诗歌主张 90年代 肥皂泡 章培恒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蓉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创作
《中国文学史》
共鸣
读者队伍
文学成就
80年代
诗歌主张
90年代
肥皂泡
章培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阅读与鉴赏:下旬
月刊
1671-766X
13-1320/G
石家庄市天苑路1号阅读与鉴赏杂志学术版
出版文献量(篇)
30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