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多层次、立体型、网络状的。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宏观的哲学认识,其次是中观的心理层面的认识,再就是微观层面的生理的或本能的认识。由于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以往的认识论只重视研究宏观的理性认识,而忽视中观和微观的非理性认识,这是我们以往在认识和实践中失误的主要的理论根源。认识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因此,为了弥补以往认识论研究中的缺失,就必须研究非理性认识及其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推荐文章
形象思维与工程制图
形象思维
视觉
投影图
翻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
翻译思维
形象思维
模式
言-象-意
意-象-言
试论理性认识的作用
理性认识
作用
机制探讨
论小说家的整体理性认识
小说家
整体
理性认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理性认识与形象思维
来源期刊 思维科学通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非理性认识 形象思维 情感 联想 想象 幻想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B8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62 210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理性认识
形象思维
情感
联想
想象
幻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维科学通讯
季刊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图
出版文献量(篇)
43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