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蛇毒类凝血酶安克洛.方法:根据已知的天然安克洛的氨基酸序列,结合酵母偏好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安克洛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PIC9中,得到表达质粒pPIC9/Ancrod,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His-)菌株感受态中,通过表达筛选获得工程菌株.采用5 L发酵罐对工程菌进行发酵,表达安克洛.在诱导表达阶段,补加甲醇-山梨醇混合碳源.经疏水柱、肝素亲和柱和阳离子柱三步分离纯化得到重组安克洛,并鉴定其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安克洛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48 000,其糖基化不均匀,去糖基后蛋白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9 000.重组安克洛被证明具有降解并凝固牛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其比活力与天然安克洛相近.结论: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安克洛,为大规模生产打下了基础.
推荐文章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巴斯德毕赤酵母
外源蛋白
表达
猪β-防御素1在毕赤酵母中的串联表达
pBD1
毕赤酵母
串联表达
稻瘟病菌一假定几丁质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稻瘟病菌
几丁质酶
毕赤酵母
表达
甜蛋白Monellin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甜蛋白
Monellin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蛇毒类凝血酶安克洛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蛇毒类凝血酶 重组安克洛 毕赤酵母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2-4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3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002.2007.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宏清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42 245 8.0 13.0
2 陈惠鹏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43 885 15.0 23.0
3 周长林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80 451 12.0 18.0
4 于学玲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0 0.0 0.0
5 李招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蛇毒类凝血酶
重组安克洛
毕赤酵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讯
双月刊
1009-0002
11-4226/Q
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2-19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25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