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要研究了铸造多晶硅晶锭不同位置的硅片在磷吸杂前后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经过870%磷吸杂40 min后不同位置处硅片的少数载流子寿命都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来自硅锭底部硅片的少数载流子寿命的提高程度明显低于来自顶部样品寿命的提高幅度.由于氧的分凝效应,在铸造多晶硅底部材料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间隙氧.结果表明,多晶硅磷吸杂的效果不仅与材料中过渡族金属的分布以及形态有关,而且还可能与硅中氧的浓度有关.
推荐文章
铸造多晶硅中铁的磷吸杂和氢钝化机理
铸造多晶硅
磷吸杂
氢钝化
低温退火磷吸杂工艺对低少子寿命铸造多晶硅电性能的影响
低温退火
磷吸杂
低少子寿命多晶硅
太阳电池
磷铝吸杂在多晶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磷/铝吸杂
少子寿命
多晶硅太阳电池
探究吸附装置安装位置对多晶硅除硼磷的影响
多晶硅
氯硅烷
硼、磷杂质
吸附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铸造多晶硅硅片的磷吸杂研究
来源期刊 能源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晶硅 磷吸杂 少子寿命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新能源及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K512
字数 20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50.2007.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珍强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36 71 5.0 7.0
2 杜平凡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21 77 5.0 8.0
3 姚剑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7 10 2.0 3.0
4 徐敏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9 66 4.0 8.0
5 唐骏 1 5 1.0 1.0
6 黄笑容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晶硅
磷吸杂
少子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工程
双月刊
1004-3950
33-1113/TK
16开
杭州市文二路21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818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