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经伽达黯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的发展,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是指交往过程中两个以上主体间如何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即主体间的相通性和共同性。”
推荐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国书法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书法教育
学生艺术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国书法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书法教育
学生艺术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2011版)商榷
语文教育学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商榷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教学”的解读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
写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对话
解读
书写技能
第三学段
语文课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主体间性探寻
来源期刊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语文课程标准》 交往过程 现代哲学 哈贝马斯 当代哲学 相互理解 胡塞尔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母忠华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5 9 2.0 2.0
2 徐涛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18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间性
《语文课程标准》
交往过程
现代哲学
哈贝马斯
当代哲学
相互理解
胡塞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月刊
1671-8305
43-1391/G4
大16开
长沙市教育街11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6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