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n)以及两种菌种的混合菌发酵酸汤和传统的自然发酵酸汤进行比较,采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酸汤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分别用GC-MS分析了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四个处理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有92种,其中自然发酵、La、Lp、混合处理分别为55、65、58和52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醇(20)、酸(6)、酯(17)、醛(5)、酮(2)、烯(29)、含硫化合物(1)、烷烃(4)、其他化合物(6)等9类.以混合处理组总挥发物含量最高,为96.273%,其次为嗜酸乳杆菌组,再次为自然发酵组,最少为植物乳杆菌组,但四种处理都以酸含量为最高,说明酸汤产品主体风味是酸类物质.
推荐文章
乳酸菌对发酵牦牛肉灌肠理化性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发酵灌肠
牦牛肉
乳酸菌
理化性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乳酸菌产生挥发性酚的初步研究
挥发性酚
乳酸菌
4-乙基酚类
羟基肉桂酸
龙眼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龙眼果浆
乳酸菌
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总酸
几株乳酸菌对干红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乳酸菌
挥发性化合物
苹果酸-乳酸发酵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菌对酸汤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酸汤 乳酸菌 挥发物质 气质联用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2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11.1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俐 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 60 473 14.0 18.0
2 戴岳宗 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1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汤
乳酸菌
挥发物质
气质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