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获得对碘具有良好吸附性的载体。方法使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淀粉微球,对乳化过程中影响粒径分布的单因素进行考察;在交联过程中,以吸附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用SSX-550扫描电镜、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傅立叶红外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器、热重分析仪等对微球的结构及外观进行考察和表征。结果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水、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7:20:2;水相的总量为20g,油相的体积为160mL,乳化剂用量为8g,搅拌速度为500r·min-1,乳化时间20min,分散均匀后,加入4mL环氧氯丙烷,45℃水浴交联4h。获得的微球粒径在68μm左右,形状圆整。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证明,糊精在交联后结构和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大量羟基的存在和三维网格结构使产物仍保持强亲水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溶液中可以溶胀并吸附载药。结论制备的交联可溶性淀粉微球可以作为碘的载体,用于局部消炎和杀菌。
推荐文章
动态高压微射流改性可溶性大豆多糖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动态高压微射流
可溶性大豆多糖
改性
大米淀粉
淀粉性质
磁性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磁性微球
多孔淀粉
磁流体
磁响应性
某些粮食作物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分析
淀粉
分光光度法
粮食
捞饭
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
肝特异性脂蛋白
抗体
淀粉微球
免疫淀粉微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溶性淀粉交联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来源期刊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剂学 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法 可溶性淀粉 交联 吸附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7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R9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平田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13 766 16.0 24.0
2 李轶群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7 21 2.0 4.0
3 杨希琴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6 4 1.0 2.0
4 陈东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3 6 1.0 2.0
5 荀哲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4 0 0.0 0.0
6 刘兰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剂学
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法
可溶性淀粉
交联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剂学杂志
双月刊
2617-8117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沈阳药科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