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单一因素法和正交法研究了分离自传统发酵乳中的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DM1-2-2生成葡聚糖的最佳培养基.葡聚糖合成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表明,酵母粉、20%的蔗糖、柠檬酸钠和醋酸钠不仅能显著提高葡聚糖的生物合成量,而且能明显促进菌体的生长.最佳的培养基组成:酵母粉20 g/L,蔗糖200 g/L,柠檬酸钠3 g/L,醋酸钠1 g/L(均为质量浓度),葡聚糖的生物合成量为(4.21 ±0.15)g/L,产量较原来提高1.4倍.为葡聚糖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对1株肠膜明串珠菌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的初步探讨
肠膜明串珠菌
生长曲线
世代时间
趋势线方程
肠膜明串珠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筛选
肠膜明串珠菌
培养基
发酵
肠膜明串珠菌发酵产物葡聚糖结构的鉴定
肠膜明串珠菌
结构鉴定
葡聚糖
碳源、氮源对固定化肠膜明串珠菌产葡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碳源
氮源
固定化肠膜明串珠菌
葡聚糖
分子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养基成分对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合成葡聚糖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乳品工业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 葡聚糖 培养基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331
字数 34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230.2009.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和毕力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7 656 14.0 24.0
2 李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286 11.0 16.0
3 魏小雁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37 2.0 4.0
4 张彦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42 3.0 5.0
5 杜晓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4 2.0 2.0
6 任建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
葡聚糖
培养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乳品工业
月刊
1001-2230
23-1177/TS
大16开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14-136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