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龙头鱼中甲醛本底含量及影响因素,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评判市售龙头鱼有无人为添加甲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排除外源性甲醛污染的条件下采集龙头鱼共计55份,在冷藏(冰箱4℃)条件下,按存放时间设计不同的梯度进行检测,其中两件样品采取匀浆处理后冷藏.从农贸市场及饭店随机采集31份龙头鱼样品当日检测.结果 龙头鱼在活体状态时即可检出甲醛,之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甲醛含量逐渐增高,冷藏5天时达最高值,之后随鱼体腐败变质,甲醛值又逐渐下降.可食状态下检测值范围为(10.40~223.80)mg/kg,中位数为68.05mg/kg.龙头鱼经匀浆处理后冷藏,甲醛含量可达327.52mg/kg.排除外源性甲醛污染龙头鱼与市场随机采集的龙头鱼甲醛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P=0.400).结论我国现行的水产品标准中对甲醛的限量值值得商榷.浙江市场销售的龙头鱼未发现有人为添加甲醛的情况.
推荐文章
食用鱼类甲醛本底含量研究初报
食用鱼类
甲醛
本底含量
不同整理因素影响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的研究
甲醛含量
整理因素
吸光度
纺织品
干制和贮藏方法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研究
香菇
甲醛
质量安全
干制方法
贮藏方式
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与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水产品
甲醛
本底含量
产生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头鱼甲醛本底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龙头鱼 甲醛 本底含量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监督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5.5
字数 2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77-6131.2009.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向红 54 524 13.0 22.0
2 陈娜 10 43 3.0 6.0
3 孙亮 8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头鱼
甲醛
本底含量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双月刊
1007-6131
11-380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三条32号
2-43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6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