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磨耗问题,建立了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和车轮磨耗耦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车辆系统悬挂非线性、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和轮轨蠕滑力非线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车轮型面的磨耗分布和发展.考虑车辆通过一条由直线和不同曲线组成的典型线路,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轮轨接触情况,采用FASTSIM计算轮轨接触斑上车轮磨耗量,进行车轮型面磨耗量的累积和型面外形更新,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磨耗循环的计算.通过比较分析,选择车轮型面垂直磨耗0.1 mm为型面更新的条件,分别采用Archard磨耗模型、基于摩擦功的磨耗模型和基于磨耗指数的磨耗模型来预测车轮型面磨耗发展情况.并与测量得到的车辆实际线路运行中车轮磨耗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车轮型面磨耗发展情况和实际测量结果趋势相同,其中基于磨耗功和磨耗指数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而Archard模型算得的轮缘磨耗相对较大.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线路有针对性地选择磨耗模型,通过仿真方法预测车轮型面的磨耗,为高速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指导.
推荐文章
车轮型面磨耗预测模型及仿真分析
磨耗预测
磨耗模型
仿真分析
铁路货车车轮磨耗演变及其运行性能分析
车轮
踏面廓形
仿真分析
线路试验
光学式列车车轮擦伤检测系统设计
光学式检测
车轮擦伤
TMS320F2812
Visual Studio 6.0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列车车轮磨耗预测仿真
来源期刊 摩擦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高速列车 车轮磨耗预测 动力学仿真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1-558
页数 8页 分类号 U2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京 225 3328 32.0 46.0
2 戴焕云 92 1133 18.0 30.0
3 邬平波 140 1972 24.0 38.0
4 罗仁 58 901 17.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辆工程
高速列车
车轮磨耗预测
动力学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摩擦学学报
双月刊
1004-0595
62-1095/O4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54-4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