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 以酪氨酸酶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HepG2细胞,以磁共振成像(MRI)观察酪氨酸酶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体外细胞的效果.方法 以不同数量酪氨酸酶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HepG2细胞,以MRI 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短时间间隔反转恢复序列( STIR)扫描转染细胞.应用Masson-Fontana染色检测黑色素的合成,实时定量 PCR验证酪氨酸酶基因的转染与表达.结果 酪氨酸酶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HepG2细胞并在其中表达生成黑色素,经转染复数分别为50、150、300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1×106个细胞内生成的黑色素能够被MRI检测到并在MRI T1WI、T2WI、STIR检查呈高信号.Masson-Fontana染色检测到转染的HepG2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实时定量PCR在转染细胞中检测到的酪氨酸酶基因的cDNA表达量较未转染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 MRI能够检测到HepG2细胞由外源基因表达合成的黑色素,表明腺病毒作为运送载体可以有效地运送酪氨酸酶基因进入HepG2细胞.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成像评价腺病毒介导的酪氨酸酶基因在HepG2细胞的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酪氨酸酶基因 腺病毒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81/j.issn.1000-503X.2009.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碧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242 2296 23.0 33.0
2 钟镜联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76 966 18.0 27.0
3 白守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25 89 5.0 8.0
4 元建鹏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29 162 8.0 11.0
5 邓贺然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7 26 4.0 5.0
6 刘壮盛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酪氨酸酶基因
腺病毒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