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他人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自己一时回答不了,不妨转移话题.它可以使自己免于陷入尴尬的局面而失体面,同时可以显露出自己的机敏和智慧.对方虽然得不到直接的回答却仍然会得到某种满足. 一、运用语言模糊性、偷换概念 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使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确定的,要符合逻辑的同一性,不能任意改变概念的范围.然而,在特殊的场合人们又可以运用语言本身的不确性和模糊性来偷换概念,使对话双方话题中的某些概念本质含义不尽相同,以求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一位美国客人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之后,在附近的一家饭馆吃饭.老板娘一手正宗湘菜,使美国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付款之后,客人突然发问:"如果毛泽东主席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这话甚难回答:说允许,显然不合实际;说不允许,又有贬低否定之意;干脆不答,也会影响交际气氛.但见老板娘略加思索后,从容回答:"如果没有毛主席,我早就饿死了,哪里还能开店呢?"美国客人听了满意地笑了. 二、运用语言的相关性,以虚击实 人们在转移话题回答难题时,利用了转移的话题与原话题的联系,没有脱离原话题的语言范围,以虚击实,间接否定对方不怀好意的提问.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问难答,不妨转移话题
来源期刊 语文天地(初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天地(初中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2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