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小波独立分量分析法(W-ICA)在心电信号消噪中小波变换缺乏自适应性,且较难选取最优小波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经验模式分解与独立分量分析相结合的小波独立分量分析法.该方法结合经验模式分解与独立分量分析各自的优点,利用经验模式分解对心电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然后应用独立分量分析法对选取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分量进行两层重构,从而得消噪后的心电信号.通过利用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心电信号中的噪声,消噪后信号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可达0.96.
推荐文章
基于扩展Infomax 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脑电信号消噪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损伤基础实验
脑电信号
噪声
干扰
消噪
去除
Infomax 算法
扩展
独立分量分析
神经网络
大脑疾病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脑电信号消噪
脑电
独立分量分析
眼电
基于EEMD与DSS-ApEn的脑电信号消噪方法
脑电信号
信号消噪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降噪源分离
近似熵
基于快速定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母胎心电信号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胎儿心电信号
母体心电信号
最小均方算法
盲源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与独立分量分析的心电信号消噪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电信号 经验模式分解 独立分量分析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字化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1-6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9.11
字数 3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行鸿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37 1324 19.0 31.0
2 侯进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电信号
经验模式分解
独立分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