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喻、转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认知方式。本文通过教学中的实证材料及词义演变用例,具体分析了隐喻、转喻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将隐喻、转喻引入古汉语课堂教学.既是课程教学改革所进行的一种积极尝试,也是学生学习、理解并较好地把握常用词词义的一种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
词汇系统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古汉语词义消歧研究
中文信息处理
古汉语
词义消歧
条件随机场
上古汉语“方式+结果”动词研究
上古汉语
“致使+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互补
浅析上古汉语中的阴阳对转现象
上古汉语
阴阳对转
阴声韵
阳声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喻”“转喻”与古汉语词汇教学
来源期刊 三峡高教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词汇教学 作用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H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兴才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42 9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
转喻
词汇教学
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三峡高教研究
季刊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4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