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E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 Ⅱ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W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B7-H3 融合蛋白 小鼠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7-1069,1074
页数 分类号 R392.12
字数 3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学光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399 1957 18.0 24.0
2 张光波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71 276 9.0 11.0
3 孙静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47 238 10.0 13.0
4 严茹红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19 115 6.0 10.0
8 傅丰庆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13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7-H3
融合蛋白
小鼠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7-8738
61-1304/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8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3
总下载数(次)
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