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和有限元技术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动载荷响应分析方法,可准确计算重型货车各轴的动载荷.分析动、静载荷共同作用下路面的应力、应变,有效预测路面疲劳寿命.依据车辆动力学原理,基于ADAMS平台构建重型货车一路面系统的多自由度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得出第一轴右侧单轮和第三轴右侧双轮的动载荷变化规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半刚性沥青路面的3D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在考虑轮胎矩形印迹和动载荷动态性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单、双轮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的疲劳破坏是动载荷引起的水平应力、横向应力和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破坏的主要因素;此外,重型货车的后轴双轮造成的路面疲劳断裂破坏为前轴单轮的3.96倍.
推荐文章
半正弦脉冲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态响应分析
半正弦荷载
加载周期
振幅
车辙
低温疲劳
汽车刹车时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沥青路面
汽车制动力
有限元分析
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综述
路面力学响应
荷载
温度
层间接触状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动载荷模拟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响应分析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动载荷 半刚性沥青路面 重型货车 虚拟样机 有限元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3-598
页数 分类号 U416.221
字数 5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0.03.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杰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167 1709 22.0 31.0
2 彭佳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12 257 10.0 12.0
3 陈一锴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16 274 10.0 16.0
5 任秀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5 48 2.0 5.0
6 祁志国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7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载荷
半刚性沥青路面
重型货车
虚拟样机
有限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