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增溶剂的丹参酮ⅡA自乳化微丸.方法 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处方和工艺因素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结果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 进风温度为115 ℃,空气流速为500 L·h-1,PVP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1,丹参酮ⅡA与PVP的比例为1:6. 结论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备简单,性质稳定,丹参酮ⅡA在介质中的溶出度较好.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自微乳微丸可行.
推荐文章
丹参酮ⅡA脉冲微丸的制备与体外质量评价
丹参酮
脉冲微丸
药物释放系统
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
莪术油
喷雾干燥法
微囊
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复方丹参片
丹参酮ⅡA
提取
浓缩
干燥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自乳化微丸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喷雾干燥 自乳化微丸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0-922
页数 分类号 R944.2|TQ460.6
字数 3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0.07.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静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67 424 11.0 18.0
2 杨静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7 29 3.0 5.0
3 孙铭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5 15 2.0 3.0
4 张多婷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5 31 2.0 5.0
5 张玥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7 23 2.0 4.0
6 项文娟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酮ⅡA
喷雾干燥
自乳化微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