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1维粒子模拟程序LPIC+模拟了不同脉冲宽度的P极化超短强激光脉冲与稠密冷等离子体靶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激光有质动力首先推动表层等离子体形成无碰撞激波,然后激波向靶内传播,俘获靶内的质子并将其反射加速,反射质子的速度约为离子声速的2倍.当使脉冲宽度与靶厚互相匹配时,也就是靶厚等于离子声速与激光脉冲宽度的乘积时,可以得到能散为30%左右的单能束.与激光脉冲宽度与靶厚不匹配相比,准单能质子束的能量得到有效提高,提高幅度达60%.同时,为弄清2维效应的影响,还使用2维粒子模拟程序OOPIC进行了模拟,与1维所获得结果基本一致.
推荐文章
取样脉冲宽度对冲激引信回波信噪比的影响
冲激引信
取样积分器
取样脉冲宽度
信噪比
单粒子瞬态脉冲宽度量化与自测试电路设计
单粒子瞬态(SET)
辐射效应
片内测试
SOI
脉冲宽度对激光熔覆FeSiB涂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FeSiB非晶带材
脉冲宽度
激光熔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基于Protues的脉冲宽度测量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Protues
脉冲宽度
精确测量
仿真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冲宽度对准单能质子能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激波 有质动力 单能离子束 脉冲宽度 粒子模拟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粒子束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3-2536
页数 分类号 O572.34
字数 2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12309.25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宗清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3 70 5.0 7.0
2 谷渝秋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52 137 6.0 9.0
3 蔡达锋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27 63 4.0 6.0
4 王剑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16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波
有质动力
单能离子束
脉冲宽度
粒子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