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通过开展光敏晶体管的反应堆中子辐照实验,获得位移效应实验结果,并分析位移损伤机理.研究发现,在3×1011~5×10 12 cm-2中子注量范围内,光敏晶体管增益和光响应度的下降导致集电极输出电流下降.增益的倒数与注量的增加呈线性关系,注入电流越大,线性关系的斜率越小.理论分析表明,通过提高基区掺杂水平或减小基区宽度,可提高增益的抗辐射水平;不同反向偏置电压下的初级光电流辐照前基本相同,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大,差异逐渐增大,反向偏置电压越大,初级光电流的退化越小;通过采用PIN结构或加大反向偏置电压来展宽耗尽区以减少受位移效应严重影响的扩散电流份额,可提高初级光电流的抗辐射水平.与PIN光电二极管不同,本实验注量范围内,光敏晶体管的暗电流随注量的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光敏晶体管漏电流变大的失效分析与控制
光敏晶体管
漏电流
银离子迁移
失效分析
中子位移损伤监测技术研究
位移损伤
能谱
硅双极晶体管
损伤常数
数据分析方法
NPN双极晶体管的ELDRS效应及退火行为
NPN双极晶体管
60Coγ辐照
ELDRS
退火
不同基区掺杂浓度NPN双极晶体管电离辐照效应
NPN双极晶体管
60Coγ辐照
基区掺杂浓度
低剂量率辐照损伤增强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敏晶体管的中子位移损伤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光敏晶体管 位移损伤 中子 光电流 增益 暗电流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9-623
页数 分类号 TN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本奇 32 248 9.0 13.0
2 王祖军 22 178 7.0 12.0
3 刘敏波 22 147 8.0 10.0
4 肖志刚 29 227 8.0 13.0
5 张勇 23 200 8.0 12.0
6 黄绍艳 27 220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敏晶体管
位移损伤
中子
光电流
增益
暗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