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研究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夏秋茶与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碧香早"茶树为试验材料,选用不遮光和中度遮光(遮光率(50±13)%)的黑色、绿色、银白色遮阳网开展遮光试验.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季节茶园经遮光后百芽重、芽密度均高于对照茶园.百芽重夏秋季黑色和绿色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高10.21%、6.07%,春季黑色、绿色和银白色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4.29%、11.11%、5.30%.芽密度夏秋季黑色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比对照高7.40%,春季黑色、绿色、银白色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32.47%、31.50%、22.28%;在不同季节茶园遮光后可增加新梢含水率,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遮光可降低水浸出物含量,不同遮光处理间无明显规律性;夏秋季节茶园应用黑色和绿色遮阳网,春季应用3种颜色遮阳网遮光可增加茶叶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与对照茶园相比,夏季、秋季、春季黑色遮阳网处理的氨基酸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高14.22%、17.07%、6.23%;夏秋季节不同遮阳网处理的茶多酚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性不显著,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的茶多酚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性显著,分别比对照低27.66%、19.21%;夏季黑色处理的酚氨比显著低于对照,比对照低16.40%,秋季和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的酚氨比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秋季黑色和绿色处理分别比对照低20.13%、11.79%,春季分别比对照低31.82%、20.55%;不同季节黑色遮光处理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黑色处理的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高9.48%、8.10%、7.28%.试验结果说明夏秋季节应用黑色和绿色遮光设施,春季应用3种颜色的遮光设施均可有效改善丘陵茶园绿茶品质,不同季节黑色遮阳网遮光均显著增加名优绿茶产量并改善绿茶内含品质.
推荐文章
遮光对夏秋茶品质效应的影响概述
茶园
生态管理
遮阳网
生化分析
光质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叶产量指标和内含生化成分的影响
丘陵茶园
遮光
产量指标
生化分析
遮阳网覆盖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烤烟
遮阳网
逆境
产量
品质
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对越夏番茄产量、光谱及品质的影响
越夏番茄
颜色
遮阳网
光谱
生长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丘陵茶园夏秋茶和春茶产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管理 夏秋茶 春茶 遮光 产量 生化成分
年,卷(期) 201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09-4516
页数 分类号 S83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30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园
生态管理
夏秋茶
春茶
遮光
产量
生化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