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蛋白C(PC)基因P275S突变导致遗传性PC缺陷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PC基因野生型和P275S突变犁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HEK 293T细胞和COS 7细胞进行体外表达.ELISA检测转染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的PC抗原;实时荧光RT-PCR(real time,RT-PCR)检测转染细胞PC mRNA表达量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的分布.结果 转染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PC P275S抗原分别为野生型Pc抗原的22.6%和78.9%;实时RT-PCR结果显示,与野牛型PC相比,PC P275S突变体在mRNA水平没有减少;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野生型PC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均有大量分布,而PC P275S突变蛋白主要位于内质网中.结论 分泌障碍和细胞内降解是PC P275S导致Pc缺陷症的原因.
推荐文章
两个终止密码子导致的遗传性蛋白C和蛋白S缺陷症
蛋白C缺陷症
蛋白S缺陷症
血栓形成
基因突变
家系
14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获得性易栓因素
1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护理
迹逼近C*- 代数的遗传性
C*-代数
迹逼近
K-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蛋白C P275S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蛋白C缺陷 基因 突变 功能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2
页数 分类号 Q754
字数 27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13.2011.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启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 66 367 10.0 15.0
2 王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 67 209 8.0 9.0
3 王学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输血科 126 552 10.0 18.0
4 戴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输血科 32 103 6.0 8.0
5 郁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 9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C缺陷
基因
突变
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