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强流脉冲离子束(IPIB)辐照在钛合金表面造成的损伤效应,利用IPB在低、中、高三种能流密度下对钛合金表面进行了轰击.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离子束诱发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能量密度为1.44 J/cm2时,5次脉冲轰击,靶材表面开始形成大量的熔坑.能量密度为4.5J/cm2,10次脉冲辐照,表面出现大量较深的微裂纹,其形态分布与材料本身的缺陷密切相关.IPIB轰击能够诱发表层强烈的塑性变形;多次脉冲轰击,变形区域表面形成分布均匀,尺寸约为1 μm的微孔洞形貌.微孔洞成分的线扫描结果显示,孔洞内部C.O和Si等杂质轻元素含量发生改变,β相稳定元素M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推荐文章
AZ31镁合金表面强流脉冲电子束铝合金化研究
镁合金
强流脉冲电子束
表面合金化
耐磨性
耐蚀性
脉冲离子束轰击靶的热效应数值模拟
脉冲离子束
数值模拟
箍缩反射离子二极管产生的强流脉冲离子束特性
箍缩反射离子二极管
偏压离子收集器阵列
离子束斑
强流脉冲离子束核物理参数诊断技术初步研究
强流脉冲离子束
活化法
PIN探测器
热释光探测器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流脉冲离子束轰击对钛合金表面的损伤研究
来源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钛合金 熔坑 微裂纹 微孔洞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5
页数 分类号 O485
字数 3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126.2011.03.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娟 滨州学院飞行学院 31 54 3.0 6.0
2 刘伟波 滨州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37 5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流脉冲离子束
钛合金
熔坑
微裂纹
微孔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月刊
1672-7126
11-5177/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9号楼614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8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