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毕赤酵母(Pichia angophorae)发酵不同浓度的甘露醇生产乙醇的试验.试验先以浓度为20g/L、40g/L、60g/L、80g/L的甘露醇进行发酵试验确定出最适培养基组分,然后以正交试验确定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确定出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甘露醇20g/L,酵母浸粉0.3g/L,麦芽浸粉0.3g/L,(NH4)2SO4 5g/L,KH4 2P04 2g/L,MgSO4·7H2O 0.4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摇床转速150rpm,初始pH值4.5,发酵液体积150m1,乙醇最大产量为0.45g ethanol/g mannitol.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甘露醇产丁醇的发酵条件
甘露醇
丁醇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丙酮丁醇梭菌
毕赤酵母甲醇利用及甲醇蛋白发酵条件优化
甲醇蛋白
毕赤酵母
甲醇利用
发酵条件优化
葡萄糖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木糖的影响
林业工程
树干毕赤酵母
木糖发酵
葡萄糖
乙醇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产植酸酶的研究
毕赤酵母
植酸酶
培养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毕赤酵母发酵甘露醇产乙醇的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甘露醇 发酵 乙醇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8
页数 分类号 TQ920.6
字数 4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164.2011.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明华 111 1061 18.0 28.0
2 黄庶识 84 750 13.0 23.0
3 陈姗姗 4 29 3.0 4.0
5 黄庶冰 16 47 4.0 6.0
6 潘诗翰 6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毕赤酵母
甘露醇
发酵
乙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
双月刊
1005-9164
45-1206/G3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2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