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汽油缸内直喷式(GDI)发动机,利用两次喷射策略形成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的思路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两次喷射策略中第二次喷射时刻和比例对燃烧、爆震和排放的影响,并对比了分层当量比混合气与传统的推迟点火时刻和加浓混合气抑制爆震方法的燃烧排放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当量比混合气能够实现抑制爆震的效果,且浓区混合均匀时可减弱分层对燃烧效率和平均指示压力的降低;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可利用三效催化剂高效地降低HC、CO和NOx的排放;分层混合气会由于混合不均造成碳烟生成,分区均质的分层混合气组织形式将有助于降低分层带来的碳烟排放;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可减弱推迟点火时刻对负荷的降低;与加浓抑制爆震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排放.
推荐文章
电场对甲烷-空气混合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电场
甲烷
混合气
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压力
离子风
传热
传质
采用分层混合气压缩着火燃烧降低烟度
柴油机
燃烧
分层混合气
烟度
不同当量比下喷管对旋转爆震特性的影响研究
旋转爆震
煤油预燃裂解
喷管
模态转换
波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内燃机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缸内直喷 爆震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 燃烧 排放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分类号 TK411
字数 4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925.2011.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昕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208 3501 34.0 47.0
2 王志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104 937 15.0 28.0
3 白云龙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6 6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燃机
汽油缸内直喷
爆震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
燃烧
排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燃机工程
双月刊
1000-0925
31-1255/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3111号
4-25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