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僵尸网络之间可能具有潜在的隐藏关系,根据僵尸网络通信行为提出分析僵尸网络之间关系的方法,提取僵尸网络内部通信的数据流数量、流中数据分组数量、主机通信量和数据分组负载等特征,并定义特征相似度统计函数,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建立分析僵尸网络之间关系的模型,综合评判两批僵尸主机群相似度.经过典型样本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良好分析效果,且可弱化加密通信的影响.分析了基础网络安全监测平台捕获的僵尸网络数据,并与相关工作比较,突出了该方法的技术先进性.
推荐文章
融合支持度和不确定度的D-S证据理论及应用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
支持度
不确定度
碳/碳复合材料
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特征融合的同义实体识别
D-S证据理论
特征融合
同义实体识别
搜索引擎
相似函数
基于多通道Gabor滤波和D-S证据理论的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
Gabor滤波器
D-S证据理论
特征提取
基于区间D-S证据理论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
物流中心
选址方案
区间数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通信特征和D-S证据理论分析僵尸网络相似度
来源期刊 通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僵尸网络 D-S证据理论 数据流 相似度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
页数 分类号 TP393.08
字数 10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36X.2011.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云晓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7 2099 25.0 42.0
4 张永铮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35 751 12.0 27.0
9 门朝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2 319 11.0 15.0
10 臧天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 3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僵尸网络
D-S证据理论
数据流
相似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通信学报
月刊
1000-436X
11-2102/TN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
2-67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5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