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齿面网格柔度矩阵为基础,提出一种计算接触椭圆长轴上离散点柔度矩阵的混合插值法.首先按照虚功原理,将某接触点处的法向单位载荷等效到包围它的四边形网格单元的角点上,得到该单元角点的等效载荷系数.然后依据已有的齿面网格柔度矩阵,将包围所有接触点的相关网格结点的等效位移相加,得到接触点柔度矩阵中的对应行向量.采用上述方法顺次在各接触点上施加法向单位载荷,即可形成接触点柔度矩阵.在求解齿面柔度矩阵时,发现齿面网格结点位移畸变.在位移插值时,发现当网格单元内超过两个接触点时,有可能导致接触点柔度矩阵主对角线不占优.研究表明,为了确保获得符合物理意义的接触点柔度矩阵,每个齿面网格内只能含有一个接触点.
推荐文章
空间状态轮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
接触几何关系
轮轨关系
滚动台
滚轮
计算方法
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副接触点共轭曲率半径及接触强度计算研究
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
接触强度
有限元法
空间凸轮廓面检测的接触点回归法与误差评定的数学解析
计量学
三坐标测量机
空间凸轮,接触点回归法
误差计算
在线旅游企业品牌接触点管理研究 ——以同程网为例
在线旅游企业
品牌接触点
品牌接触点传播效果矩阵
同程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齿面接触点柔度矩阵的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重型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齿面网格 离散接触点 柔度矩阵 齿面畸变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计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分类号 TH132.4
字数 24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6X.2011.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光磊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31 254 9.0 14.0
2 赵宁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123 1508 23.0 32.0
3 张瑞庭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4 5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齿面网格
离散接触点
柔度矩阵
齿面畸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型机械
双月刊
1001-196X
61-1113/TH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52-38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5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