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但红曲菌也产生一种对人和哺乳动物肝和肾有毒害的毒素,即桔霉素.因此控制毒素的产生是保障红曲产品安全性所必须的.故对桔霉素的合成途径及相关的基因做深入了解.6个桔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成簇位于21kb的DNA片段上.克隆了一个新基因(orf7基因),其位于该基因簇的外侧.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红曲菌orf7基因缺失菌株.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orf7基因缺失菌株的红曲色素产量,HPLC法检测其桔霉素产量.orf7缺失菌株产红曲色素能力与出发菌株As3.4384相比没有变化;产桔霉素培养13~19 d,桔霉素的产量与出发菌株As3.4384相比增加了142.4%.从而证实orf7基因与桔霉素代谢相关.
推荐文章
红曲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红曲菌
泛素
基因组文库
橙色红曲菌及其pksCT基因缺失株液态发酵产橘霉素及色素的变化
橙色红曲菌
pksCT基因缺失菌株
液态发酵
橘霉素
色素
橙色红曲菌pyrG缺陷株的筛选及鉴定
红曲菌
pyrG缺陷株
紫外诱变
同源转化系统
橙色红曲菌AS3.4384转化方法的建立
橙色红曲菌
原生质体
形成
再生
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橙色红曲菌As3.4384orf7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橙色红曲菌 orf7基因 基因敲除 桔霉素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4
页数 分类号 Q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杨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122 1863 22.0 38.0
2 李燕萍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35 398 9.0 19.0
3 黄志兵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33 201 9.0 11.0
4 邹乐花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橙色红曲菌
orf7基因
基因敲除
桔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月刊
1671-8135
11-4816/Q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1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96
总下载数(次)
3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