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诊断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改变镁离子终浓度、PCR扩增中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或延伸时间、RNase H酶用量和活性等,确定FQ-PCR诊断FSHD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 退火温度55℃、时间20s、镁离子终浓度5.0mM、RNase H酶用量100U、RNase H酶在95℃下灭活8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其中RNase H的活性选择对FSHD诊断的特异性影响较大.结论 通过降低RNase H酶的活性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最终确立了FSHD的FQ-PCR基因诊断最佳反应条件.
推荐文章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
发病机制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BLs基因型方法的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
β内酰胺酶类
基因型
抗药性
多药
革兰氏阴性菌
抗肌萎缩蛋白在不同类型肌营养不良症中表达的研究
抗肌萎缩蛋白
肌营养不良症
免疫组化
猪圆环病毒2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动物学
猪圆环病毒2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面肩肱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RNase H 酶活性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7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6.2
字数 2914字 语种 中文
DOI CNKI:11-3275/R.20110304.144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全喜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7 104 5.0 8.0
2 刘爱群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9 50 4.0 6.0
3 张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219 968 12.0 19.0
4 田素娟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22 120 6.0 10.0
5 洪铭范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5 118 6.0 8.0
6 李婉仪 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24 3.0 4.0
7 熊符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3 144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营养不良
面肩肱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RNase H 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月刊
2095-5227
10-1117/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82-88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