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胭脂红、苋莱红、日落黄3种食用色素进行不经分离的同时测定.[方法]将校正变换矩阵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相结合,使用交叉验证法选择主因子数建立了校正模型.[结果]胭脂红的回收率在94.98% ~ 113.69%,苋菜红的回收率在79.25%~104.96%,日落黄的回收率在93.22%~109.27%,13个样品中3种组分的表观预测误差(AET)分别为0.392 72、0.272 93、0.200 80.[结论]校正变换矩阵法用于混合食用色素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是可行的,其预测准确性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没有显薯性差异.
推荐文章
微波辅助衍生GC-MS测定校正变换矩阵法应用于食用植物油的识别
微波衍生化
GC-MS
校正变换矩阵法
脂肪酸
食用油
识别
食用色素对绣线菊染色效应的研究
绣线菊
压花
染色
食用色素
染色效应
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研究进展
花青素
天然
食用色素
应用
食品中违禁添加的非食用色素检测技术进展
食品
非食用色素
添加色素
检测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校正变换矩阵法用于多组分食用色素的同时测定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校正变换矩阵法 食用色素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年,卷(期) 2011,(33)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55-20556,20722
页数 分类号 S37
字数 1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33.0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皇甫立霞 中山大学工学院 34 133 7.0 9.0
2 王丽平 合肥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 15 169 6.0 13.0
3 董雄辎 合肥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 22 35 3.0 5.0
4 司圣柱 合肥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 7 21 2.0 4.0
5 田燕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1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校正变换矩阵法
食用色素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