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建立的比例溢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器模型和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常通节流孔直径和比例溢流阀调压误差对半主动减振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比例溢流阀式半主动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车体振动,而且车辆运行速度越高改善效果越明显;根据建立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应车辆各速度等级,当天棚阻尼系数取100kN·s·m-1时,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取得综合最优;常通节流孔直径越大,半主动减振器响应越慢,其等效阻尼越小,半主动减振器阻尼力对控制器期望阻尼力的跟踪能力就越差,在振动频率为1Hz附近车辆的振动能量越大,并且调压误差系数仅对车体的横向高频振动有微小的影响.
推荐文章
反比例溢流阀式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
反比例溢流阀
高速列车
半主动悬挂
减振器
基于LabVIEW的比例溢流阀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LabVIEW
比例溢流阀
性能测试
数据采集
先导式电液比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研究
阻尼孔
电液比例溢流阀
主阀上腔容积
基于AMESim的叠加式溢流阀故障仿真研究
叠加式溢流阀
AMESim仿真
HCD模型
动态特性
故障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例溢流阀式半主动悬挂系统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比例溢流阀 半主动悬挂 动力学性能 节流孔 调压误差 铁道车辆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3
页数 分类号 U270.331.7|U270.11
字数 4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2.03.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焕云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92 1133 18.0 30.0
2 田合强 4 24 3.0 4.0
3 李忠继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6 2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比例溢流阀
半主动悬挂
动力学性能
节流孔
调压误差
铁道车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