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帮助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认知的工具。本文试从舒婷的《致橡树》一诗中,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推荐文章
诗歌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析舒婷《致橡树》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独立人格
《福乐智慧》中的时间隐喻认知探究
《福乐智慧》
隐喻
时间
隐喻认知模式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
隐喻
意象图式
原型符号
文化语像
古典诗词
中英认知差异与英语隐喻汉译
隐喻
翻译
认知
喻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舒婷《致橡树》的隐喻认知分析
来源期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 修辞手段 认知方式 诗歌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H0-0
字数 2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823.2012.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佳玳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7 7 2.0 2.0
2 李方媛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
修辞手段
认知方式
诗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8-5823
62-1145/G4
16开
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36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