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代以来,培养内圣外王的“通才”,这一传统主流的人才观不断受到批判.受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培养以长技制夷的“专才”成为晚清人才观的主要诉求,惊醒于中日甲午战争,培养独立自尊的“国民”成为世纪之交人才观的呼唤.辛亥革命后,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成为民国教育的宗旨.至此,传统人才观在独领风骚两千年之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完成了近代的转型.
推荐文章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人才观的构建和定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人才观
人才培养
科学人才观概念的形成及意义
科学人才观
人才队伍
走出传统人才观的生态误区
人才观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误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通才到公民:我国人才观的近代变迁
来源期刊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人才观 通才 专才 国民 公民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宜江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8 211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才观
通才
专才
国民
公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2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2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