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推荐文章
小学语文习作素材本土化探究
小学语文
习作素材
本土化
浅析设计中的本土化设计理念
本土化设计
服装设计
产品设计
建筑设计
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策略探析
民生
民生新闻
本土化
教育技术学本土化刍议
教育技术学
本土化
电化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汉剧早期外江乐班本土化历程
来源期刊 嘉应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皮黄声腔 粤东 外江戏班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客家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J825
字数 55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42X.2012.03.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黄声腔
粤东
外江戏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嘉应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642X
44-1602/Z
大16开
广东省梅州市梅子岗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