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对吉米沙星的临床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为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按1∶1比例分为给药组或对照组,分别予以多剂口服320 mg吉米沙星或安慰剂.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受试者血浆和尿液的药物浓度.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吉米沙星对190株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给药后24 h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与MIC的比值(fAUC0~24 h/MIC)和药物峰浓度(Cmax)与MIC的比值(fCmax/MIC)为指标(靶值为25和5),评价吉米沙星的PK和PD特性,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吉米沙星320 mg 1次/d在稳态血药浓度下对上述细菌的累积反应百分比(CFR)及不同MIC水平下的PD达标概率.采用F检验对各组数据作方差齐性检验,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数据.结果 健康受试者多剂口服吉米沙星320 mg 1次/d连续7d给药后的首剂和末剂Cmax分别为(1.55±0.32)和(1.57±0.31) μg/mL,AUC0~24h分别为(7.91±1.52)和(8.91±1.15)h·μg·mL-1,积蓄因子为1.13±0.05.吉米沙星在受试者体内的PK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相和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0.64±0.17)和(7.10±2.10)h.首剂和末剂给药后24 h平均累积尿排出率分别达34.83%和38.95%.PD研究显示,吉米沙星对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的MIC90分别为0.25和0.125 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90为2 mg/L,而肺炎克雷伯菌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吉米沙星大部分呈现耐药( MIC90>32 mg/L).当吉米沙星对细菌的MIC值≤0.06mg/L时,吉米沙星320mg 1次/d连续7d给药方案达到fAUC0~24h/MIC和fCmax/MIC的药效学达标概率值均接近100%.结论 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剂口服吉米沙星320 mg后吸收迅速,多剂给药后第3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连续7d给药后有轻度蓄积.PK/PD分析显示,对该药敏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者预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和细菌学疗效.
推荐文章
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法罗培南钠片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法罗培南
群体药代动力学
饮食影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健康人单剂口服药代动力学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药代动力学
健康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健康受试者多剂口服吉米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最低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3-519
页数 分类号 R51
字数 4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2.09.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喹诺酮类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最低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