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小小标点开始使用之后,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郭沫若说过,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一个标点符号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使语言记录更加准确、生动,耐人寻味,还可画龙点睛。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符号的诗,附言中说:"我
推荐文章
阅读教学中标点的品味
阅读教学
标点
品味
初中语文教学
《最后一课》
上下文语境
郭沫若
学生
标点符号教学不可或缺
标点符号
学习方法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科技论文写作
外文字母
阿拉伯数字
语言文字
委员会
连字符
用法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科技论文写作
外文字母
阿拉伯数字
语言文字
委员会
连字符
用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点的妙用
来源期刊 炎黄纵横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标点符号 我国古代 郭沫若 周恩来 多尔 语言 编辑 悲惨世界 附言 青年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4
页数 1页 分类号 H15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标点符号
我国古代
郭沫若
周恩来
多尔
语言
编辑
悲惨世界
附言
青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炎黄纵横
月刊
CN-35(Q)第0054号
16开
福州市五四路19号国泰大厦9楼A区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