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信道估计技术作为获得信道衰落信息的方法,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接收性能的关键技术.而物理多径信道固有的稀疏性,使得将压缩感知(CS)理论用于稀疏多径信道的估计成为可能.相比于传统的线性估计方法,压缩信道估计的优势在于考虑了信道的固有稀疏性,在训练序列数目较少的情况下,重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获得同样估计性能的情况下,压缩信道估计需要的训练序列长度也大大减少,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本文在应用CS理论进行稀疏信道估计的过程中引入了最优观测矩阵,通过进一步减小随机观测矩阵的列向量相关性,使得信道估计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推荐文章
基于P-IFourier观测矩阵的宽带压缩感知方法
宽带频谱感知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傅里叶基
采用时域测量矩阵的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方法
压缩感知
稀疏信道估计
单载波分块传输
时域测量矩阵
MIMO-OFDM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参数反馈方法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预编码
压缩感知
信道参数反馈
Karhunen-Loève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正交匹配追踪
基于DSS矩阵压缩感知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压缩感知
DSS矩阵
灰度图像
两路输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最优观测矩阵的压缩信道感知
来源期刊 信号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稀疏多径信道 最小二乘估计 压缩信道估计 最优观测矩阵 相关性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算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2
页数 分类号 TN929.5
字数 4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530.2012.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小潮 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 5 71 4.0 5.0
2 王臣昊 2 2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57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疏多径信道
最小二乘估计
压缩信道估计
最优观测矩阵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号处理
月刊
1003-0530
11-2406/TN
大16开
北京鼓楼西大街41号
18-14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2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