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荧光滴定法研究了食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与牛血清蛋白间的亲和力关系.研究证明食用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黄酮结构的影响,类黄酮中羟基的甲基化使其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增长1 ~794倍.环A、B、C的羟基化作用对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也有很大影响,糖基化作用因共轭位置和糖种类的不同而使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力降低1~2个数量级.C2=C3双键的加氢化作用使结合能力稍有减弱.与非聚合型儿茶酚和邻苯二酚型儿茶酚相比,聚合儿茶酚和邻苯三酚型儿茶酚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更强.分配系数升高时,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增强;氢键的电子供体和受体数目增多时,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降低,表明疏水力是影响其相互结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大血藤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聚酰胺薄层层析
阴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阴香叶
黄酮
乙醇
提取工艺
3种苦竹竹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苦竹
竹笋
分光光度法
黄酮类化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膳食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分子结构亲和力关系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结构亲和力 黄酮类化合物 牛血清蛋白 蛋白结合 荧光滴定法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6
页数 分类号 O657.3|O629.73
字数 4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12.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凤莲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26 1100 17.0 23.0
2 赵金尧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构亲和力
黄酮类化合物
牛血清蛋白
蛋白结合
荧光滴定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