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情境创设,已成为新《新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然而,也有些精心创设的情境,虽然教师煞费苦心,却与学生实际不合,与文本内涵不符。在《螳螂捕蝉》教学片断中,教者在引导学生感悟少年讲的故事《螳螂捕蝉》时,适时展示画面,创设情境:先是出示一棵大树,大树上有一只蝉,然后出示螳螂,接着出示黄雀,最后又出示拿着弹弓的少年。笔者认为,如果在低年级教学这课,课堂中创设这种情境,或许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然而这是六年级的课文。此时,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已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出清晰的画面,甚至想象出来的画面要比教师展示的更丰富。教师不如省下这些时问,去伽I练学生复述此故事内容的能力。
推荐文章
创建一流地方党校要点分析
党校
党的建设
一流
学习与借鉴:创建一流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学习
检验能力
借鉴
检测技术
业务培训
交流网络
系统
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学科问题与对策研究
“双一流”
一流学科
地方高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追寻有效情境 创建一流课堂
来源期刊 小学时代:教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情境 《螳螂捕蝉》 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实际 文本内涵 故事内容 情境创设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读写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24.21
字数 2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双斌 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中心小学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堂教学
有效情境
《螳螂捕蝉》
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实际
文本内涵
故事内容
情境创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时代(教师)
月刊
1671-2188
22-1043/C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
12-390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