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非保偏放大器与保偏放大器的相干合成的实验研究.通过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对非保偏放大器进行偏振自适应控制,使非保偏放大器输出激光的消光比达到11.5 dB,与保偏放大器在同一偏振方向上的光功率占总功率的93.4%.利用单抖动法进行非保偏放大器与保偏放大器的主动相位控制,实现相干合成.实验结果表明:SPGD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偏振自适应控制,偏振自适应控制前后相干合成远场的条纹对比度从80.1%提高到87.2%,相干合成的效果提升明显;通过增加参与合成的放大器路数,并在各路激光中引入多级功率放大器,能够得到更高的合成功率输出.
推荐文章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
自适应逆控制
非最小相位系统
水轮发电机组
基于DSP利用自适应逆方法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
振动主动控制
自适应逆控制
DSP
悬臂梁主动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比较研究
悬臂梁
主动控制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
基于自适应的大气相干长度测量仪控制系统设计
相干长度仪
自适应
参数辨识
极点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偏振自适应和主动相位控制的相干合成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相干合成 偏振自适应控制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TN248
字数 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32501.0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晓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44 752 17.0 22.0
2 马阎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50 159 7.0 12.0
3 熊玉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3 2.0 2.0
4 粟荣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85 6.0 8.0
5 李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3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纤放大器
相干合成
偏振自适应控制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