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隋唐时期,中日交往密切,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结束了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历史。可以说,两国文字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日语初学者在学习中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步入了思维陷阱。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讲解二者意义完全相同的汉字,而在这里主要谈一谈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推荐文章
日汉同声传译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日汉
同声传译
常见问题
对策
从宾语位置和宾语成分比较现代日汉宾语
现代日语
现代汉语
宾语位置
宾语成分
比较
浅析日汉政治口译中的误译现象
日汉互译
政治口译
理解偏差
误译
日汉互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日汉互译
翻译实践
语言对比
误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述中日汉字的关联
来源期刊 中国电子商务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日语汉字 汉语汉字 含义区别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2
页数 1页 分类号 H021
字数 1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宝建 10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语汉字
汉语汉字
含义区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子商务
半月刊
1009-4067
11-4440/F
16开
北京市
82-970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198
总下载数(次)
60
总被引数(次)
17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