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规律,利用PIV流场测试、高速纹影和压力测试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出垂直向上的冲击流动,冲击波的持续时间为80μs左右;纳秒脉冲激励能够有效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其流动控制效果随激励电压和下表面电极宽度的增大以及电极形状改变为弯曲电极而提高,可最大降低总压损失8.4%;激励频率是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端壁横向激励的最佳激励频率为4.0kHz;吸力面流向激励主要改善中间叶高流动特性,而抑制角区流动分离的能力较弱;端壁横向激励通过抑制横向流动,较大程度上减弱了低能流体在角区的积聚,抑制角区流动分离能力较强;组合激励结合了吸力面流向激励和端壁横向激励的作用优势,因而流动控制效果最好。
推荐文章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介质阻挡放电
流场结构
非定常
时间尺度
耦合
低速翼型分离流动的等离子体主动控制研究
等离子体
流动控制
介质阻挡放电
翼型
流动分离
纳秒等离子体激励控制翼型流动分离机理研究
等离子体
纳秒介质阻挡放电
流动分离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单级环境静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仿真研究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静叶
泄露流
流动分离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冲击波 角区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等离子体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6-373
页数 8页 分类号 O539
字数 2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德 空军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44 199 8.0 11.0
2 赵小虎 空军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9 102 5.0 9.0
3 王路成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冲击波
角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0254-6086
51-1151/TL
大16开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62-17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