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牛凝血因子XI基因第9外显子15 bp插入突变是近年在日本和牛中发现的一种遗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为了分析该缺陷基因在我国牛群中的携带频率,本研究开发了能灵敏检测该突变的2种新方法,即毛细管电泳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并检测了我国引进的和牛种公牛、1个含和牛血液的杂交育种群和商品群、4个国内地方品种(鲁西牛、延边牛、蒙古牛、复州牛)、2个培育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新疆褐牛)和6个国外品种(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蒙贝利亚、挪威红牛)样品共452头份.结果显示,在和牛、含和牛血液的杂交育种群及商品群中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为0.182、0.389和0.242,在延边牛中发现1头携带者,而在其余群体中均未检出,推测该突变可能只存在于东北亚和我国东北地区牛群中.今后我国在引进和牛用于杂交改良以及本地牛选育中需要对该突变进行分子检测和逐步淘汰,从而降低不利等位基因的频率.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凝血因子XI基因15bp插入突变的分子检测及基因频率分析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XI 遗传缺陷 和牛 毛细管电泳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繁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12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23|S813.3
字数 3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08.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XI
遗传缺陷
和牛
毛细管电泳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