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近室温条件下快速制备硅纳米线阵列.实验选用HF-AgNO3混合溶液,在单晶硅表面沉积生长一层薄的金属银的催化剂薄膜.然后在HF-Fe(NO3)3混合溶液中,利用银为催化剂,在硅片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选择性腐蚀,制备出大面积硅纳米线阵列;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制备温度、时间及AgNO3的浓度对催化剂形状、大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纳米线的定向特征、长度及填充率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银催化剂的颗粒直径影响纳米线的生长,过大或过小的催化剂都不利于纳米线的制备.同时,纳米线的长度随着刻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推荐文章
熔盐电化学法制备纳米硅材料研究进展
熔盐电化学法
纳米硅材料
熔盐电解技术
储锂性能
单晶硅基表面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研究
碳纳米管
催化裂解法
单晶硅
单晶硅电火花铣削电极表面覆盖效应研究
单晶硅
电火花铣削
电极损耗
覆盖效应
采用AFM研究单晶硅纳米加工特性
原子力显微镜(AFM)
单晶硅
塑性加工
纳米加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晶硅表面电化学方法制备定向硅纳米线阵列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纳米线 电化学 催化剂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3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1
字数 3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大蔚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6 2 1.0 1.0
2 李夕金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5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纳米线
电化学
催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3-4978
41-1100/N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7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4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