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乘用车在偏置碰撞形式下的安全性问题,对车身前部关键部件进行改进,实现汽车前舱刚度匹配,使整体结构合理变形.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针对原车耐撞性能的不足,在车身纵梁前部设计导引槽式吸能结构,以改进前纵梁吸能变形模式;增加A柱加强件的厚度,以提高车架纵向刚度和乘员舱的强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整车质量仅增加2.24 kg的情况下,改进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耐撞性,整车的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 g,乘员舱的变形量有所减小.
推荐文章
轿车车身结构件分析与设计技术
结构件
车身性能
三厢轿车
构件设计
汽车车身静态刚度测量
车身
静态
弯曲刚度
扭转刚度
基于虚拟试验的汽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分析
虚拟试验
40%偏置碰撞
抗撞性
有限元方法
汽车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
汽车车身
激光焊接
新材料
铝合金
发展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车身偏置碰撞抗撞性分析与结构改进
来源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偏置碰撞 刚度匹配 吸能 前纵梁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8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61.91
字数 2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勇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86 1282 15.0 26.0
2 鄢回洪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置碰撞
刚度匹配
吸能
前纵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8728
61-1114/TH
大16开
西安友谊西路127号
52-1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7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99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