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在临床血铅检测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并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比较,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运用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检测血液样本和标准物质(为2011年全国血铅检测室间质评样本),评价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的正确度、重复性、回收率、可报告范围和符合率.结果 以靶值±10%作为允许误差,6种标准物质的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结果与靶值比较,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正确度良好;低、中、高3个水平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98%、4.09%、2.78%;平均回收率为98.1%,系统比例误差为1.9%;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64,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度为96.4%.结论 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精密度佳,适用于临床血铅检测.
推荐文章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食用油中镉含量
微分电位溶出法
食用油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食品中镉、锌含量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
食品
微波消解-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面制食品中铅、镉含量
微波消解
微分电位溶出法
面制食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芯片传感-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铅的探讨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铅 芯片传感器 微分电位溶出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4-7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2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青松 7 10 2.0 3.0
2 张同军 1 2 1.0 1.0
3 辛君伟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铅
芯片传感器
微分电位溶出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
月刊
1673-8640
31-1915/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2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