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影《情书》巧妙的以一人饰两角的方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影片以藤井树和渡边博子两人的自我寻找和建构为主线,在博子被爱的虚假幻觉与藤井树的被爱而不知的互补和冲突中,揭示“自我”的真相,并试图通过两人的相互映照完成彼此的“误认”.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拉康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中人物对“自我”的构建及“误认”的过程,从而明晰拉康镜像理论在影片中的运用.
推荐文章
《你好,之华》与《情书》:自我体认的互文指涉
青春片
岩井俊二
在地视野
自我体认
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
师德
自我构建
经济人
道德人
重塑自我--庚款留美生之自我建构
庚款留美学生
自我建构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
中国留学史
重塑自我--庚款留美生之自我建构
庚款留美学生
自我建构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
中国留学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寻找“藤井树”--《情书》中自我的建构过程
来源期刊 西江月 学科
关键词 《情书》解读 “误认” 镜像理论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2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淑艳 西南大学文学院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书》解读
“误认”
镜像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江月
旬刊
1003-2819
45-1110/I
16开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42-19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24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348
论文1v1指导